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第二届“科学技术奖”
评选结果公示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第二届评审委员会于2008年6月21日召开会议,对各单位申报科技奖的“申报推荐材料”进行了认真评审。最后经无记名投票,确定各项等级的获奖项目如下。
授奖 建议 |
项目名称 |
完成单位 |
主要完成人 |
特 等 奖 |
非平面水力裂缝设计方法及控制压裂提高油气产量技术 |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
陈勉、雷群、金衍、胥云、张广清、张福祥、丁云宏、赵海峰、李忠兴、赵振周、陈作、彭建新、王克雄、杨向同、赵文、陆红军、崔明月 |
一 等 奖 |
溪洛渡水电站拱肩槽开挖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
1.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溪洛工程建设部 2.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溪洛渡工程设计代表处 3.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4. 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溪洛渡金沙江水电站工程监理部 5.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溪洛渡施工局 6.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局溪洛渡大坝施工局 7. 三峡大学 |
樊启祥、王仁坤、张正宇、吴质斌、吴海涛、陶明、杨秀国、李建林、周绍武、吴新霞、彭吉银、杨建宏、刘美山、周友新、赵林 |
深切河谷地区水电工程高边坡稳定性和支护技术研究 |
1.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2. 清华大学 3. 西南交通大学 4. 成都理工大学 5.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6. 武汉大学 7.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 武汉ITASCA咨询有限公司 |
宋胜武、周钟、巩满福、王仁坤、陈秋华、陈岗、郑汉淮、周德培、向柏宇、杨强、杨静熙、饶宏玲、祝华平、曾勇、游湘 | |
山区道路边坡灾害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 |
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 西南交通大学 3.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李海光、李安洪、秦小林、周德培、朱颖、魏永幸、冯俊德、肖世国、罗一农、冯君、褚宇光、张俊云、李敏、罗照新、李楚根 | |
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特性评价方法研究 |
1.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王驹、郭永海、陈伟明苏锐、金远新、杨春和、程纪星、宗自华、王烽、季瑞利、范洪海、徐健、赵宏刚、王贵宾、张鹏 | |
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 三峡大学 |
郑宏、李春光、胡进华、杨启贵、程少荣、徐麟祥、刘德富、葛修润 | |
二 等 奖 |
铁路支挡及边坡加筋土结构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 |
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 石家庄铁道学院 |
李小和、曾长贤、杨广庆、周宏元、吕鹏、顾湘生、黄树标、秦立新、周青爽、刘坡拉、郭建湖 |
岩石破坏渗流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
1. 东北大学 2. 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冶有限公司 |
杨天鸿、唐春安、朱万成、于庆磊、石长岩、赵兴东、梁正召、李连崇、徐涛、左宇军、刘洪磊 | |
高地应力顺层偏压软岩隧道综合施工技术 |
1.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孙伟亮、张浚厚、刘运平、张焕成、刘勇、张广宪、林存友、姜向华李清泰、张旭、刘同江、 | |
深部矿井综放开采关键技术及设备配套研究 |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3.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三煤矿 |
郭志飚、卫建清、杨军、张广文、陈新、樊克恭、张学字、李国峰、齐干、蔡峰、王炯 | |
铁路岩质边坡绿化技术改进研究 |
1.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 西南交通大学 |
黄俊、周德培、罗阳明、蒋忠信、唐军、梁瑶 | |
三 等 奖 |
干孔声波测试耦合系统及应用研究 |
1. 长江工程地球物理勘测武汉有限公司 |
张建清、陈敏、张智、刘方文、陆二男、刘润泽、周习军 |
锦屏高边坡岩体结构与损伤变形机理及其与边坡工程稳定性实效关系研究 |
1.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七工程局 2. 西华大学 |
程胜祥、甘莉芬、李有根、刘立、蒋华 | |
框架式护面墙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及设计优化研究 |
1.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杨雪莲、周永江、何思明、李永江、程强、宋光润 |
如您对评选结果有异议或疑问,请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系(csrme@126.com)。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08年6月25日
上一条: 转发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届“青年... | |
下一条: 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关于推荐第一届优秀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