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坛
会员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家讲坛名家讲坛
地铁施工安全要实行工程风险管理,要堵不能“赌”
【 字号   来源: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    发布时间:2008-01-17

地铁施工安全要实行工程风险管理要堵不能“赌”

——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地铁施工期间事故频发敲响警钟

    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钱七虎院士在2006年年底召开的“地下工程和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科学问题”香山会议上,提出,公共安全要针对事故灾难和工程灾难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与决策,尤其是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等大型高风险工程必须作风险分析、评估、评估事故发生概率及灾害后果,提出防范措施及其依据,发展定量研究。

    理事长钱七虎院士在刚刚参加完“南京地铁汉中路塌陷引起天然气管道断裂,煤气爆炸事故研究处理”会议回北京后,听说了地铁10号线施工又出现塌方导致人员伤亡事故。为此,他深感忧虑。目前,很多施工单位都在“吃风险饭”,如果工程安全事故的风险概率是30%,大家就都把宝押在这个70%上。

    近几年来,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地铁事故还是频频发生。理事长钱七虎院士分析说,客观原因是我国轨道交通工程规模大,战线长,工期紧,充分的管理力量和技术力量难以保证。据了解,上海每年轨道交通要完成60公里,北京是每年40至50公里,而国外大城市每年建设速度不超过10公里,莫斯科200多公里地铁的建设花费了近七十年才完成。

     “在西方,19世纪是桥梁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的世纪。可是,我们要把西方三个世纪要做的事情在一个世纪干完。”为此,理事长钱七虎院士忧心忡忡。他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的压力进一步凸显,地下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主流方向。但是在应对城市立体化开发和利用的同时,我们的科技管理水平远远跟不上,再加上施工队伍众多,竞争激烈,大家在施工中压低标价,导致在每个建设项目中对科学管理的经费和技术人员投入严重不足。

    地铁工程具有投资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项目多、施工技术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和对社会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属于高风险工程,建立合理的地铁工程风险辨识、分析处理评估和监控系统在国际上成为惯例。欧美等国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引入工程安全风险管理,90年代就在许多重大工程中大量应用。

    可是,据理事长钱七虎院士了解,在我国工程施工的标书中,根本没有列入工程风险管理的成本,工程风险管理的预先研究投入几乎为零。

    在地铁建设工程中,建设、设计、施工等单位目前往往仅强调责任制、责任心,但是只运用传统的经验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状况对事故发生的预测和防控能力的需要。

    地铁施工可能会对施工影响区内环境,如地面建筑物、道路、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网等的安全造成影响和破坏,因此是一种高风险建设工程项目。提高地下施工安全科学管理水平,是应对今后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的当务之急。风险管理包括辨识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内容分别涉及探明风险源、分析风险因素、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的大小评估工程的风险等级以及建立监测系统、采取预防措施规避或转移风险等。

    虽然,我国很多地铁施工前也进行了必要的调研,但是,应在风险管理中加强科学的定量研究。加强科学监测、信息的传输和反馈控制。如建立地理地质信息系统,利用地质雷达探测等地球物理勘察技术,把地铁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流沙、软土、管线以及其它危险物等地理地质数据储存在计算机。同时,建立施工安全远程监测系统,一旦土体发生变形产生位移,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信息后及时反馈到指挥部,这样就能加强预警发出警报并及时采取预储存的应急预案。最后,理事长钱七虎院士强调:“以地铁为主的地下空间施工,应尽快实行规范、科学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以避免类似悲剧的上演。”

上一条: 国内外交通隧道火灾安全研究现状及启示
下一条: 矿山动力灾害前兆规律及微震监测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