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会员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动态学术动态
转发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中国科协第11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 字号   来源: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    发布时间:2016-10-26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中国科协第11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大地震孕育机制及其物理预测方法



地震具有瞬间发生、破坏剧烈、次生灾害严重、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目前在这一领域产生了很多新的认识和学说,针对大地震孕育机制、物理前兆与预测方法等社会关注的地震科学热点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组织申请并承办的中国科协第11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于2016820-21日在北京举行。

 

该沙龙的主题是“大地震孕育机制及其物理预测方法”,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思敬院士、秦四清研究员和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徐锡伟研究员担任领衔科学家并主持沙龙。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马瑾院士、邓起东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白以龙院士、李世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滕吉文院士、徐嘉谟副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何满潮院士、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尹祥础研究员、张晓东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杨树新研究员、高小其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冯夏庭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夏开文教授、香港大学岳中琦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梁春涛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唐春安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熊巨华研究员、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黄辅琼研究员、河南省鹤壁市科技局池顺良教授级高工、中信集团姚攀峰高工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的60余位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沙龙既有580岁左右的院士、专家,也有包括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在内的8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老中青几代学者各抒己见,平等交流、质疑,提出诸多新观点、新学说并形成激烈碰撞。白以龙院士、马瑾院士、何满潮院士、秦四清研究员和尹祥础研究员进行了重点主题发言,李世海研究员、徐锡伟研究员、池顺良教授高工、杨树新研究员和岳中琦教授11名专家进行了主题发言。沙龙主要交流和讨论了如下三个方面:

   1)关于地震机制和地震前兆的研究,现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多位专家分别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观点和学说,如突破经典岩石力学的加卸载响应比、亚稳定应力状态、灾变破坏力学、多锁固段脆断,还有挑战传统地质学说的地下气体致震和地壳变温龟裂等,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讨论。争论表明,地震诱发目前尚难归于单一因素。但是,众多专家基本认同地震形成的核心机制在于地下岩体的运动与断裂。

 2)关于地震的监测方面,如何将实验室观测结果推广到地震预测,如何确定重点监测区域和关键监测因素,如何区分地震异常和干扰异常,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专家提出,现代信息技术为地震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来应该将地表的监测和深部的监测有机结合起来,将力学监测与地球物理监测、地球化学监测和其他监测手段密切结合,并根据新发现的地震断层变形局部化和奇异性特征等,不断筛选确认最为关健的监测部位和信息。只有长期地全面获取这些部位及其相邻区域的有效信息,才能认清地震运动规律,减小地震灾害风险。

  3)关于大地震预报问题,中国已具有相当的基础,当前依然是以定性的和浅源的为主,定量的和深海、深源地震信息还掌握不足。如何确定大地震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捕捉可靠的普适性前兆,仍是待解决的难题。专家讨论认为,从多锁固段脆断理论等研究中已经看到了中长期预报的初步端倪;地应力应变降、加卸载响应比和亚失稳状态捕捉、地应力积累水平研判、地球化学震情跟踪、地磁异动监测等等,则让人相信,更重要的短临预报将在未来被逐步突破。对中长期预报和短临预报两个方面,都有较长的路要走,要提高信心,加大投入,加强联合,坚持研究。

 

本期学术沙龙现场气氛十分高涨,讨论激烈而深入,从不同视角思想和观点进行碰撞,对大地震物理机制及其预测方法的相关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我学会的岩石力学专家,通过与地震、力学、地质等不同领域专家的直接对话,加深了对地震科学中岩石力学难题的理解,增加了攻克这些难题的信心。

根据中国科协的要求,沙龙上每个专家的讨论发言都将整理成册正式出版发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学会网站,到时来信索取。

本期沙龙受到我学会领导的高度重视。钱七虎院士主持了沙龙策划筹备会,冯夏庭理事长亲自参会并督促工作,何满潮副理事长全程参会并作会议总结发言。


上一条: 第五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在解放...
下一条: 2014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年会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