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坛
会员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名家讲坛名家讲坛
学术交流是学会灵魂和生命线
【 字号   来源: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    发布时间:2007-12-07

学术交流是学会灵魂和生命线

方祖烈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灵魂和生命线,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既是维系学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学会为学科发展和原始创新做出贡献的主要渠道,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主要平台。

    我们学会这几年在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和水平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基本做法是:

 一、努力把两年一次的全国性学术大会办成“精品”项目、品牌项目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属于一级学会,在相关科技领域的学会中也设置有“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如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这些专业委员会都结合本行业召开各种学术会议,我们的会员也分别参加这些会议,开展学术交流。如果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两年一次的全国性学术大会,不站在更高层次,没有特色,不是“精品”,就起不到导向作用,也就没有吸引力。因此,我们下决心,花大力气,把两年一次全国性学术大会组织好,提出并实现4条标准:

(1)学术交流内容:紧密结合岩土工程建设中热点和难点;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发展趋势,要有超前意识,要有原创性理论、观点和成果;注重典型的重大的工程实例剖析,关注实际问题分析和建议,起学术导向作用。

(2)各个领域有代表性大师级的知名专家、学者作特邀报告。

(3)学术气氛浓厚,学术思想活跃,多种视角多种方法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互相切磋、互为借鉴的风尚,使学术大会成为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工作者追寻新知识和授业解惑的公共平台。

(4)要充分体现协调、协同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价值取向。

例如,2004年10月12日我们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这次大会根据西部大开发中重大岩石力学问题,除三个主题报告以外,还邀请了各行业、各部门8位院士作大会特邀报告,是一次高规格、高水平,反映学科前沿,对西部大开发有实际意义的大会。来自全国各地400多位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的专家,参加了大会。大会报告中,孙钧院士就“海底隧道工程设计技术关键的若干思考”做报告,详细介绍了海底隧道设计步序和工程耐久性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王思敬院士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的世纪成就与展望”做报告,在概括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的主要成就的基础上,探讨了新世纪岩石力学和工程的一些特征;钱七虎院士就“深部岩石工程中的岩体力学问题”做报告,深入探讨了正在形成的岩石力学新的分支——深部非线性岩体力学的最新研究进展;郑颖人院士、葛修润院士、顾金才院士、宋振骐院士、谢和平院士都深入地剖析了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目前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钱七虎、谢和平、何满潮等三位首席科学家还就国家973项目“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部岩体力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的立项背景、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作了详细介绍,给与会者以很大的启示。与会代表还针对“数值模型及分析方法和地下工程”、“边坡工程及地面工程、试验及测试技术”、“岩土介质及基本力学性质和科学前沿综述”、“环境及灾害、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等专题,结合近年来各自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科前沿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切磋与交流。

许多代表反映,这是历届学术大会中与会知名专家学者最多,涉及国家重大项目最多,学术水平最高、交流最成功的一次,充分体现了我们提出的“精品”会议的4项标准。

 二、学术交流中加强创新内涵,明确创新导向

创新是学科发展的灵魂,学会学术活动一定要挑起自主创新的大梁,培育自主创新的沃土,真正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进入21世纪,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宏大,举世瞩目。西部大开发、东部大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大改造,全国大建设,不论工程数量,建设规模及安全、环保、质量及可持续发展要求都前所未有。我国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大好形势,学会学术咨询工作委员会建议,召开“边坡、基坑与地下工程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以突出岩石工程三大领域(边坡、基坑与地下工程)的“创新”技术。“新”字是这次大会的主要特色和主要内涵。

大会于2005年11月15—18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一百多个单位280多名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大会邀请10位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各个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他们是:郑颖人院士作了“高边坡防护工程优化设计”;吴德兴教授级高工作了“浙江省公路交通建设中的岩土工程技术难点与对策”;李宁教授作了“一种洞室分析与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程良奎教授级高工作了“岩土锚固研究与新进展”;杨志法研究员作了“边坡加固新技术”;王恭先教授级高工作了“滑坡防治中的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柳建国教授级高工作了“北京地区基坑工程现状与发展”;李象范教授作了“软土基坑复合土钉支护”;康红普研究员作了“煤矿锚杆支护成套技术研究与实践”;何满潮教授作了“深部地下工程稳定性问题”。这些报告涉及到边坡、基坑、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和专利技术,而且所有报告均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孙钧院士在闭幕会议的讲话中说:专题报告“个个精彩”,是近年来少有的一次以“创新”为特点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新技术、新产品展览,十几个厂商会上展示了他们最近几年自主创新的新产品,为会议增添了不少光彩。

    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代表一致反映,这次会议开得好,其主要标志是:

    1.专题报告学术水平高,都是各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或专利技术,“创新”是大会学术交流的主要内涵;另外,报告人准备充分,资料详尽,观点鲜明,理论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听起来十分解渴”。

    2.岩石工程三大领域:边坡、基坑和地下工程,均有综合性与代表性的专题报告和论文,满足了来自各个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

    3.会议的专题报告、论文和展览,提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信息量大,无论是来自科研、高校和设计单位的代表,还是施工、管理和工厂的代表都是感到“不虚此行”。

 三、关注多学科交叉融合,实施与相关学会联合办会

根据学科交叉和边缘性的特点,我们切实加强了和相关学会的联系,尽可能联合主办各种学术会议,一方面,相关专业人员可以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进一步促进学科繁荣和发展,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避免相同学术内容会议的重复,提高效率;近两年来与相关学会联合举办的学术会议有四次:

一是,在2003年10月22-25日,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分会第一次联合主办的“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共收到论文250余篇,经大会学术委员会审核,选择246篇论文汇编成论文集(上下两册),内容涉及岩土勘探测试与信息技术;特殊性土与岩土力学理论;重大岩土工程项目的综合研究;边坡与地质灾害防治;地基与地基工程;地下工程技术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震区场地勘察与抗震;环境岩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岩土工程中地下水问题。学术大会上有12位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了特邀报告,有50位来自勘测、设计、施工、科研、教学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在分组会上作了交流。

这次学术会议的特点是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的紧密结合,与会者普遍感到收获很大,收益匪浅,并认为:①相关学科联合组织学术会议方向是完全正确,因为它符合学科发展方向,符合国家建设、工程实际需要;②大会学术交流内容丰富,搞土力学、搞岩石力学和搞工程地质的人坐在一起相互启发,发现在理论上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使真正做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可能。会议决定:今后四个学会联合办学术活动将长久坚持下去,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品牌,今年四个学会决定在武汉召开第二届学术大会,预计出席人数将有一千人。

二是,2004年7月21-23日在北京举行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学术研讨会”,是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环境学会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这是全国性的第一次核废料处理学术会议,它关系到我国核能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据估计,我国已结存了一定量的高放废液,目前正在运行的核电站每年约生产170吨乏燃料。按中国核电发展规划推算,到2020年我国产生的乏燃料累计将达到2000吨,此后,每年将产生约1000吨乏燃料。这些高放废物,必须得到安全处置。这次会议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研究、规划和相关项目的实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国防科工委、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基金委的高度重视和赞扬。

三是,2004年11月举行的全国地应力会议,是由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学会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地应力”是发生地震的源动力,也是各种岩石工程的原始应力,正确了解和掌握“地应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次由一个行政部门,二个一级学会联合起来召开学术会议,推进了不同服务目标的“地应力”研究者的彼此沟通,使认识描述与测量地应力的理论、方法得到提高;并形成了联合攻关的新局面。

四是,“全国软岩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论坛”也颇具特色,这是我学会软岩工程专业委员会和煤炭学会相关专业委员会于2003年6月合作主办的学术会议。论坛围绕软岩工程设计与施工问题,广泛交流了近年来在软岩工程研究中总结出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展示了软岩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论坛推进了新成果的工程应用,使软岩专业委员会开发的“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智能设计系统”,推向全国煤矿软岩系统,并得到推广、应用。

 四、积极组织国际交流,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岩石力学界的声誉

近些年,各国学者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工程建设规模和中国工程区域特点,队伍优势与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成果开始有了正确的理解,对中国大规模工程建设关注日益强烈,这就为国际学术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一新的形势,近几年,我学会积极组织了各种类型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从2003年到2005年10月,由我学会主办、承办、协办的主要国际会议有:

1.2003年北京国际地下空间学术报告会

由我学会主办,地下工程与地下空间分会承办的“2003年北京国际地下空间学术报告会”于2003年11月3—6日在北京举行,在会上巴黎建筑师莫尼克拉比介绍了地下市政设施,并从战略角度重点介绍了一个新区建设中如何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作用,使该地区的建设不仅在地面上有特点,地下空间开发也成为世界城市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典范。加拿大和日本的专家也在会上介绍了他们国家地下空间利用情况。中国学者在会上还介绍北京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设想;深圳市介绍了深圳城市地下空间与城市集约化发展的情况;上海市介绍了结合上海地铁建设,对地铁站内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的经验。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对于我国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全球华人中青年学者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论坛

由我学会岩体物理数学模拟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承办的“全球华人中青年学者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论坛”于2003年10月在武汉召开。这是一次高水平、高规格的学术盛会,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法国、瑞典、英国、澳大利亚及香港地区近300人出席会议。大会采用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介绍学科前沿问题的最新进展;采用热门话题方式对目前岩土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积极而开放的讨论。会议全面系统地展示近年来岩土力学与工程在新理论、新分析方法、新试验方法、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的安全性研究以及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核废料处理等多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次会议学术水平高、范围广、涵盖了岩土力学与工程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广泛和深远学术影响,必将推动我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的原始性创新与集成性创新,高效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3.SINOROCK 2004国际岩石力学研讨会

2004年5月18—22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际岩石力学与采矿科学学报》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承办的“SINOROCK 2004国际岩石力学研讨会”在宜昌三峡工程现场召开。会议执行主席为J. A. Hudson教授及冯夏庭教授。

会议受到国际岩石力学界的高度重视,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N. v. d. Merwe教授,前任主席Fairhurst教授,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E. Quadros博士,N. Barton博士,O. Stephansson教授,Chun-In Lee教授,钱七虎院士,王思敬院士,葛修润院士,李焯芬院士,顾金才院士等国内外知名岩石力学专家以及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24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应大会邀请,学会理事长钱七虎院士就“深部非线性岩石力学的若干关键问题”,王思敬院士就“岩体特性及其工程应用”、葛修润院士就“白鹤梁原址水下保护工程”。李焯芬院士就“人工开挖边坡与隧道岩体建模的若干关键问题”在大会作特邀报告,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取得的辉煌业绩和目前急待突破的重大科学问题;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曹广晶副总经理在大会作了三峡工程的专题介绍,向各国学者展示了三峡工程设计、科研、施工过程的辉宏历史画卷和造福千秋万代的巨大功效;清江水布垭建设总公司胡颖副总经理在水布垭工地作了水布垭工程的专题介绍,展示了中国西部复杂地质环境向岩石力学与工程工作者提出的严峻挑战,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工作者勇于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通过参观三峡工程,代表们特别是境外代表无不为三峡工程的雄伟壮观所震撼,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工作者所取得历史功绩表示由衷的敬佩;代表们驱车200余公里,专程赴水布垭工地考察了正在建设中的世界第一高面板堆石坝和在复杂地质条件中修建的地下厂房,并在饱览清江秀丽山水风光中,亲身体验了中国的复杂地质景观。所有这一切,使代表们耳闻目睹了中国近二十年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工作取得的卓越成绩,国外代表们惊叹“21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在中国”。

4.中国龙游石窟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

2004年9月18—20日举办的“中国龙游石窟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是由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石质文物保护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敦煌研究院、龙游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由我学会和龙游县人民政府主办。会议虽然规模不大(约70人),但规格高,国内外知名的石质文物保护专家、学者都参加了会议。这也是我学会第一次和地方政府合作主办的会议。

龙游石窟虽然在建造目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还存在迷团,但洞窟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设计、勘测方法之先进,建筑风格上之精细和巧妙,令所有参观者叹为观止!走向石窟,宛如时光倒流至远古年代,令人流连忘返。认真研究如何保护好石窟,无疑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次大会在这方面做出应有贡献。必将对全国所有石窟的保护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5.国际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研讨会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布鲁克(成都)工程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的“国际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8——13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参会代表130余人,国内代表120余人,其中香港代表1人。他们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行业涉及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矿山、国土资源、建筑等行业的管理、科研、设计、施工、质量监督、高等院校、材料生产等机构,国外代表10人,来自瑞士、奥地利、日本和韩国。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并致开幕词,四川省科协周之常副主席到会祝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学术大会,从论文的代表性、前沿性和国内相关主要行业等方面的因素考虑,选择了16篇论文进行大会交流。会议期间除学术交流外,还组织了部分代表前往采用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的公路绿色通道样板工程——四川省九寨沟环线公路进行了典型工程参观,会议于8月13日圆满结束。

6.第四届地下物流国际研讨会(ISUFT 005)

第四届地下物流国际研讨会(ISUFT 005)于2005年10月20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是由我学会主办,地下空间和地下工程分会承办的国际会议。

会议主题是:地下物流系统、管道运输、密封舱管线运输、地下建筑技术、非开挖技术、现代隧道技术、地下物流的密封盘货及运载工具设计、地下物流的费用与效益、地下物流环境与立法、地下物流系统的安全、地下物流系统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地下物流系统的实例、与地下物流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研究。

参加会议人员总共70多人,其中国外专家20人,中国专家50多人,由于专业性很强学术内容具有明显的前瞻性,参会人员参会非常专注,普遍认为学术水平很高,对我国地下物流系统工程技术发展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次会议,中央电视台二频道晚间经济新闻中作了报导。

7.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大隧道关键技术及掘进机应用研讨会

在南水北调东、中线加紧建设,西线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的大背景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深埋、长大隧道关键技术及掘进机应用研讨会” 于2005年9月12—14日在京召开。会议由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隧道掘进机应用分会协办。水利部索丽生副部长、钱七虎、葛修润、曹楚生院士、高安泽、林昭设计大师出席了会议。特邀国内外专家20人在会议上作了专题报告。水利部及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各级领导及国内外学术团体、咨询机构、高等院校、设计、施工单位、TBM生产厂家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代表共145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共有十二位外国专家参加,有九位外国专家作了十个专题报告。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有不少重大技术问题,特别是在高原缺氧地区建设数百公里的深埋长大输水隧洞,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本次会议的宗旨在于充分交流、总结国际、国内在长大隧道快速开挖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探讨适合我国国情和南水北调西线隧道工程实际的快速施工方式。会议议题主要有:

● 国内外深埋长大隧道TBM快速开挖工程实例;

● 国内外长大隧道的现代勘察方法(地球物理方法、钻探方法等);

● 深埋长大隧道在高地应力、高压涌水,多活动断裂,岩爆和大变形条件下的TBM设计和施工方法。

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出席开幕会并致词。研讨会上,设计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介绍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设计初步方案及深埋超长输水隧洞有关技术难题;国内外特邀专家进行了专题发言,介绍了国内外长、大隧道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发展方向及工程实例;针对南水北调西线深埋长大隧道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关键技术问题,特别是TBM掘进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代表们认为虽然南水北调西线深埋长大输水隧道工程艰巨而复杂,但就当前的技术水平而言,通过加强勘测,深入研究,精心设计,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科学进行建设管理,西线深埋长大输水隧洞工程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

学术会议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自行运动规律,开好会议首先要选好主题,要真正使会议的主题、专题真正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十分关注的内容;要切实改变会风,除有精彩的“主题报告”以外,还要增加互动性,激发研讨激情,使会议学术内容充满新思想、新观点、新信息,才能使会议有吸引力。另外,还要注意使学术会议常开常新,不断上新台阶,使树立的“品牌”越来越放光彩。

以上意见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学会学术交流活动状况及期望专题调研组”——学术交流是学会凝聚科技工作者的基础,《学会》月刊,2005年第7期,16-25页。

2.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第五届中国科协先进学会事迹汇编,2005年9月。

上一条: 地下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下一条: 论学会(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