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抗震减灾专题学术讨论会
第二号通知(征文通知)
(2009年4月25-29日•四川成都)
主办单位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协办单位
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省公路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
会议主题
“5.12”汶川大地震及山区岩土工程建设中减灾防灾
一、会议背景、主题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地震导致的地质灾害十分严重,为此,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中铁二院等单位对水电工程、铁道工程及其他岩土工程中发生的灾情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和震害分析。
2008年10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组织了岩石力学、岩石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亲赴地震灾区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就减灾、防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设性意见。
在纪念“5.12”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特举办“抗震减灾专题学术讨论会”,为灾区水电、铁道、公路工程和其他岩土工程的重建献言献策,做出贡献。
二、会议专题
1.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分析
2.汶川地震水电、铁道、公路、建筑及其他岩土工程震害分析
3.桥梁、隧道工程动力稳定及新抗震结构研究
4.重大基础工程动力稳定及新抗震结构研究
5.边坡动力稳定及新型抗震支档结构研究
6.抗震减灾的其他重大决策、措施和建议
7.其他
三、论文出版
提交的论文将组织专家评审,对评审合格的论文,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其中选出一部分向《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和《岩土学报》推荐发表。
征文要求:
1.参加由学会组织的赴四川地震灾区考察的专家、学者的调研报告或专题论文请于2009年1月20日前提交论文全文和电子版;
2.其他投稿作者的有关资料和论文请于2009年2月15号以前提交。
3. 提交论文格式要求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格式相同。
论文提交方式:
电子版:
E-mail:ssrme@vip.163.com
联系人:雷承第
纸质版请寄:成都清江东路186号(610071)
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雷承第收
或:成都浣花北路1号,成勘院科技质量管理部
唐兰收(610072)
四、组织机构
大会主席:钱七虎院士
大会学术委员会:
主 任:王思敬院士
副主任:谢和平院士 郑颖人院士 唐春安教授 黄润秋教授
委 员:李仲奎 何满潮 岳中琦 彭春雷 王仁坤 李海光 周荣军 许佑顶 吉随旺 粟 健
周德培 姜 云 黄志鹏 倪光乐 卢应发 简文彬 龙万学 韦 杰 况龙川 何 川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 任:宋胜武
副主任:伍法权 闽卫鲸 宋光润 李茂竹
委 员:唐礼华 陈万涛 方祖烈 胡 威 秦小林 姜 云 梁 毅 任大庆 李庚贤 邓建辉
高 波 雷承弟
五、会后考察:
会后组织地震灾区考察,参考路线:
1. 汶川映秀震中区、虹口地震区考察一天;
2. 北川、彭州大小鱼洞地震区考察一天;
3. 青川、东河口地震区遗址公园2天;
4. 如果要对地震区进行较深入较全面的考察需要4-5天,路线可重新规划调整由需要前往的人员协商研究确定。
由于5.1大假临近会期,若有的专家或同行希望有机会到灾区考察但时间不好安排,可提前与会务组联系专程前往灾区考察,
主办单位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100029)
联系电话:010-82998163,8164,8165
传真电话:010—82998163,62007351
联 系 人:方祖烈 胡 威
电子信箱:csrme@vip.sina.com
学会网址:www.csrme.com
(请随时登录学会网站查看会议最新信息)
承办单位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成都庆清东路186号(610071)
四川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联系电话:028-87371456
传真电话:028-87371456
联 系 人:雷承第
电子信箱:ssrme@vip.163.com
通信地址:成都浣花北路1号(610072)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科技处
联系电话:02887399193
传真:02887329997(注明:科技处唐兰收)
联 系 人:唐兰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2009年2月1日
|
|
上一条: 转发总会“关于组团赴香港参加SINOR... | |
下一条: 转发中国科协“关于推荐2009年度候选... |